查看原文
其他

No.1回顾||叶秋"展示业与商业的深度融合"纪要及回放

博展联盟 2023-10-0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未来策展人 Author 未来策展人




案例+分析:展示业与商业的深度融合


未来策展人


本文目录

一、南京夫子庙:对传统与未来的反思

二、不同于传统展纲:空间故事线

三、知产赢长远:文化核、场景圈、运营系

四、开放式讨论问题集锦

     会议录播视频回放


2021年1月9日星期六19:00至21:00,未来策展人邀请策展人叶秋老师作为主讲嘉宾,为我们做了一场关于博物馆策展体系与策展工作的分享会,主题是“案例+分析:展示业与商业的深度融合”。下面将为您呈现纪要及回放。



一、南京夫子庙:对传统与未来的反思


叶秋老师以2018年实践的一个案例为分析点,即南京夫子庙的商业展览案例为开题。叶秋老师首先阐释了这个项目的基本情况,然后描述了在传统策展中会是怎样的策展情形。叶老师认为,如果以传统的策展而论,或许会将其改造为传统的博物馆,但是这样却会在某种程度上缺失掉其自身的文化活力。在未来,传统的策展或许会出现其瓶颈,所以从未来出发,或许才是这个项目的突破口。那么什么是未来的策展呢,叶秋老师认为应该是“将传统文化变成生活方式”的大趋势,而商业,则是其融合口。




二、不同于传统展纲:空间故事线


在传统策展的内容设计中,所涉及最多的还是基于文物等实物要素的策划,但是当与商业进行融合时,这样的脚本显然有很大的局限性。故而叶秋老师采用了“空间故事线”的词汇来表述展览与商业进行融合的脚本。回到方案本身,首先要思考的是,未来的策展是什么样子的,未来的展览与商业融合是什么样子的形式。所以基于这一点,南京夫子庙项目的故事线便呈现出自身的差异性价值,对其空间故事线的构划也有所明晰。




三、知产赢长远:文化核、场景圈、运营系


有了故事线的设计并不意味着可以一劳永逸,展示与商业的融合是一个整体规划,基于自身的实践,叶老师将其描述为一核、一圈、一系,分别是文化核、场景圈、运营系。在对知产与长远发展的阐释上,叶秋老师分别分析了当前的各类流量模式,并以此针对文化类空间的展商融合,从而有了基于知产的长远设计和整体规划。




四、开放式讨论问题集锦


在主讲结束之后,便是开放式讨论环节,下面为问题集锦。


文化与商业的融合,商业与文化展示的比重的把握,怎么样体验文化的同时又能商业化?


城市规划馆和商业怎么结合


策划的工作的起点如何开始?到哪里结束?


如何性价比最高的宣传,让观众参与到展览,变成类似会员,或者产生粘度。低成本变现?


在策划过程中,关于核心提炼方面(例如刚才案例中关于“戏”的提炼)的一个大致工作流程可以简单讲一下吗?


这两年一大批的新时代党建文明基地方面需要落成,基本目的属于让当地老百姓来学习些红色文化或者法律性的知识,基本都是大同小异的展示的做法和要求,就这类含有政治目的的策划,能否有些突破点。


运营对设计及策划的反馈,也就是说策划设计对运营的影响,运营会不会影响策划设计的发挥?


传统展览展示策划和商业展览策划怎么融合


展览市场上,一些小的展馆数量更多,比如党建、清廉、队史馆、地方展厅、企业展厅等等,这种对比博物馆来说体量偏小的展馆,如何能与商业方面进行融合与创新呢?


关于大项目拆分后,自身仅参与一项目部分(某个分包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把控宏观与自身创意的融合及延展?


现在国内的农业嘉年华都是处于亏损状态,请问一下老师,如何对于农业嘉年华园的传播、营销的进行合理规划,怎么去做好这块?


现在都在宣传地方文化,但往往有很多同类型的馆在讲同类型的故事,那么在策划的时候如何避免自己项目的文化核心与同类文化场馆重复呢?


无论是否商业化,未来策展人都需要考虑将“阳春白雪”的文化或者遗产转化为“下里巴人”的大众消费(物质的或精神的)。但在转化的过程中,策展人就不再单单是内容的统筹了,更要面对甲方、设计师、招商、运营,在我看来更像是一个“接口”,不知道叶老师在策划的时候,是怎么处理这部分工作的?


今晚分享的是大体量项目,是否可以探讨下博物馆临展厅小型的文化类收费临展,主题选择,推广模式等方向应注意的问题。


可以分享下您认为比较成功的,实施落地和运营做的比较好的展馆和文旅小镇的案例吗?另外,以您的视野,类似Teamlab这种通过多媒体技术为主的展馆,是否还有市场和延续的生命力


总  结


2021年第1期NewCurator线上分享会成功开幕也圆满结束,第1期是本年的开幕之局。笔者十分感谢大家对未来策展人的支持与包容。如果您有合作、交流等意愿,欢迎与我联系。


(本期回放视频)


附录:关于未来策展人,你想了解的都在这


创建者:一名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在读研二硕士,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热爱策展,目前参与过六个博物馆、规划馆展览项目内容设计,一项线上展览内容设计,发表博物馆学论文一篇,发表新闻文章三篇(海外媒体),参加学术会议两次,国家级创业创业项目三项,国家级和省级课题三项,有过考古、文创、博物馆、新媒体等多方面社会实习经历,去往海峡两岸20+城市学习博物馆展览与文创项目。目前正在策划两个展馆项目,一项创业项目,一项学术项目。



平台面向对象:学习考古、文化遗产、博物馆、艺术等专业的本科生、博硕士生及学术研究者。考古、文化遗产、博物馆、艺术等领域的从业者和实践者,或者对上述领域感兴趣的个人和团体。


关于2021的“未来策展人”:2020年,未来策展人走过一年的路程,有幸存活并发展至今,2021年,未来策展人又有了新的企划,NewCurator分享会是其中一项,2021年的未来策展人,将会在行动上致力于三件事,第一,继续完善分享会,将更多优质内容带给大家,第二,吸纳优秀的未来策展人(学生为主),希望能带出第一批未来策展人队伍,第三,提升平台能力,希望能为行业带来更多帮助与有益的内容。


·END·


转  自|未来策展人

排  版|王   鑫


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博展联盟观点或立场。本文仅用作交流学习使用,图文版权皆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文章发表后的30日内与博展联盟联系。


往期回顾


文博行业年度大事

宋向光:博物馆基本业务意义及逻辑关系分析(下)

中国社科院:对文化产业当前形势的研判&趋势分析


“在看”我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